• 产品
  • 公司
  • 技术
  • 新闻
  • 展会
  • 期刊
  • 视频
  •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华工控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从工业大数据本质看工业大数据下的决策方式
  • 《自动化与仪表》2021年春节放...
  • SIAF广州自动化展明年3月聚焦智...
  • 制造强国的“最后一公里”
  • 工业互联网支撑产业智能升级,...
  • 制造业维持高景气 通用自动化持...
  • MES系统 外资品牌到底强在哪?
  • 2020年1~11月机器人产量保持增...
  • 2020年度中国工业互联网十件大...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与机遇
  • 钢铁工业+工业互联网,如何大融...
  • 市场需求升级或将加速中国机床...
  • 工业互联网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 工业“深V”反弹,装备制造业贡...
  • 成都发布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
  • 工信部:“十四五”时期研制一...
  • 无灯工厂、柔性生产、人才升级...
  • 虹润人工智能温控器获用户一致...
  • 计为防腐音叉液位开关在浓硫酸...
  • 计为针对不同工况为用户提供相...
  • 华北工控语音识别产品方案,可...
  •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与腾讯云...
  • Mendix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 细分领域突围 “机床之都”崛起
  • 计为自动化全线产品通过CE认证
  • 计为音叉液位开关用于生物发酵...
  • 计为高压防护音叉液位开关用于...
  • 计为高温型音叉液位开关在尿素...
  • 真情回馈,快来领取您的西克会...
  • 走过第9个“中国电力主题日”,...
  • Ment or 与三星Foun...
  • 助力建筑产业数字化跨越 打造更...
  • 绿色智能,施耐德电气无六氟化...
  • 从工业大数据本质看工业大数据下的决策方式发布日期:2019-1-14
    我们要看大数据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之前,先看看核心要素大数据的本质是什么。
    大数据的本质就是,“数据+算法=服务”,数据来自机器数据,业务数据,产品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不断的获取。而算法部署在云端,一类是机理模型,另外一类是AI或者大数据模型。
    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带来了新的服务,服务包括四个层次:描述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诊断这个世界(为什么发生);预测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进行决策(应该怎么做)。最终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力。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论。
    我们说大数据的下半场是跟产业的深度融合,那么大数据与工业融合之后的工业大数据,其本质又是什么?我认为工业大数据的本质是:数据+算法=服务。

    一个工业机理模型可以实现四类功能:一、描述,描述设备、工艺发生了什么;二、诊断,发生了什么问题、什么地方发生了问题;三、预测,如果不处理设备将有什么问题,能耗会有什么问题,质量会有什么问题;四、决策、最后怎么办,是对那个环节进行维修,那个环节进行优化,或者保养,增加或者减少物料的输入等等,给操作手、给总工、给管理层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机理模型的落地,就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一般说会有四个阶段:一、理论推理,把工业中的热平衡、物质平衡等通过抽象的方法形成理论模型;二、实验验证,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仿真验证的过程;三、模拟择优,在虚拟世界里面去完成,通过大数据模拟选择最优的结果;四、大数据分析通过模拟+大数据发现新的规律。
    机理模型构建了业务场景的数字孪生,通过设备上云、物联网、互联网,实现了从局部数字孪生到跨节点的数字孪生,从静态的数字孪生到动态的数字孪生。我们在热平衡模型的应用中,对每日、每时、每秒的数据进行优化,指导在工艺环节的优化。构建一个机理模型、数字孪生,背后的原理就是大数据+算法=服务。他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资源优化效率,提供新的分析方法,构建资源配置新模式。
    依托于工业大数据的支持,工业企业的决策方式也将增加为更加科学规范的模式:数据+算法。数据+算法的决策机制,不是对已有决策机制的一种替代,而是增加。
    “数据+算法”的决策机制原理有几个方面,对于不确定性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获得数据,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和认知规律;理解之后我们要预测发生什么,做边缘响应和远端响应;最后我们要去控制,将决策付诸行动。
    企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数据如何支撑企业决策,就是将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大规模个性化生产实现了从固定靶到空中飞碟的转变。这其中,通过模型可以提供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最优路径,通过大数据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将隐形数据显性化、将隐形知识显性化。
    来源:
    我要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要收听:
    自动化仪表 @ 新浪 @ 腾讯
     自动化仪表网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 收藏本站
    客服热线:022-23016582 Email:zdhyb@vip.sina.com 津ICP备12003767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1659号

    Copyright 2021 zdhy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自动化仪表网 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