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公司
  • 技术
  • 新闻
  • 展会
  • 期刊
  • 视频
  •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华工控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配送机器人正引发物流行业变革
  • 全球制造业“再起硝烟”,美、...
  • 德国将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
  • 工业4.0机会在哪里,中国的答案...
  • 物流机器人市场有多大?年增20...
  • 物联网是电网企业发展的重要机...
  • 邬贺铨:工业互联网为经济增长...
  • 需求依然低迷 装备工业今年预增...
  • 今年机床行业这些短板尚需补齐
  • 西门子与阿尔斯通150亿欧“联姻...
  • 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产业技术基础...
  • 推动品牌强国建设 仪器仪表企业...
  • 万物之眼:传感器的时代
  • AI全面“入侵” 图像传感器任重...
  • 配送机器人正引发物流行业变革
  • 质量向左,低价向右:低端机器...
  • 机器人行业业绩预告对比 谁家上...
  • 听说您需要“配齐”的变频器
  • 安川首钢与福达股份战略合作签...
  • 施耐德发布《2019年全球数字化...
  • 软银10亿美元投资机器人配送公...
  • 罗克韦尔自动化新型 Allen-Bra...
  • 担忧大于期待 艾默生的"苦日子...
  • 通用电气低利润订单获市场份额...
  • 施耐德电气发布《2019年全球数...
  • 美国邦纳荣膺2018年度最佳贡献...
  • 施耐德电气再度入选“2019年全...
  • 以冰制热 | 万可技术让能源和楼...
  • 汇川技术HD系列高性能节能高压...
  • 超微伺服驱动器 Gold Twitter
  • 美国邦纳荣膺2018年度最佳贡献...
  • 施耐德电气联手Nozomi Network...
  • 联想集团正式发布联想数字化转...
  • 配送机器人正引发物流行业变革发布日期:2019-2-2

    随着电商与外卖的迅猛发展,配送行业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据官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快递服务从12年以来增长了605%,业务量达400.6亿件,预计2020年,将突破700亿。

    在如今快递配送业务与日俱增的趋势下,消费者开始对配送速度、服务、及其他个性化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快递配送行业门槛低、监管及操作等流程都没有完全规范,因此,这也成为了快递配送行业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配送机器人应势而生,给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有数据报告显示,在2017年配送领域,食物市场达1000亿美元,而包裹市场高至300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里,整个配送将交由配送机器人完成,配送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已进军配送机器人领域,并推出基于高精度数据和智能导航的产品,物流行业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1、阿里菜鸟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plu

    小Gplus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2016年初,菜鸟就单独成立实验室研发配送机器人,并与2016年9月推出首代小Gplus;之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测试,发布尺寸更大的第二代小Gplus;而现在的第三代小Gplus已经具备在高速行驶,自动避障等实力。

    菜鸟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plus在路况复杂的开放道路上,不仅看的懂红绿灯,会避让车辆行人,还会应付意外突发情况,比如怎么躲过那些不看信号灯突然蹿出来的电动车。

    2、京东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模式

    京东在物流领域与淘宝等电商不同的是,在多年前,刘强东建立了自营物流模式,且在产品运输上,比其他快递,更快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体验。但随着近几年人口红利的下降,京东也开始着手无人配送领域,并实现了全球的首个场景常态化配送运模式。

    京东的配送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路线规划、主动换道、车位识别、自主泊车等功能,还可以自动识别躲避障碍物以及辨别红路灯。

    3、苏宁“卧龙一号”物流机器人

    苏宁的配送机器人,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结合体,被命名为“卧龙一号”,据了解,该机器人能实现电梯交互,可以自动乘坐电梯和叫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干预,可以自己寻找目的地,智能避让人、车或障碍物,其智能程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4、腾讯微派楼宇送货机器人

    腾讯基于自身在人工智能、云计算、IoT等领域的海量数据存储及算法的积累,研发出一款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

    该配送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立体视觉等传感器实现360°全方位感知和冗余备份,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保证了配送物品及周边行人的安全;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场景感知、决策规划等技术,实现了在复杂大场景下自主行走、避障,调度多种物联设备的综合服务能力,真正做到在室内复杂环境下的智能通行,实现自主避障,自由行走,适用于酒店、机场、医院、办公楼等多种不同场景。

    结语:

    随着智慧物流大风的席卷,各企业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已实现落地化,虽然配送机器人还处于风口浪尖上,但是我国在数据、视觉技术、语音识别等技术上的创新,未来配送机器人的发展将实现常态化的运营。

    来源:
    我要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要收听:
    自动化仪表 @ 新浪 @ 腾讯
     自动化仪表网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 收藏本站
    客服热线:022-23016582 Email:zdhyb@vip.sina.com 津ICP备12003767号-3
    Copyright 2013-2018 zdhy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自动化仪表网 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