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公司
  • 技术
  • 新闻
  • 展会
  • 期刊
  • 视频
  •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华工控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边缘计算商用加快布局成运营商5G时代转型新武器?
  • 无灯工厂、柔性生产、人才升级...
  • 《2020全球制造业指数》研究报...
  • 边缘计算商用加快布局成运营商...
  •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数字化...
  • 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开幕...
  • 于勇:数字化加速钢铁工业实现...
  • 疫情时代:智能制造“柔性”化...
  • 千锤百炼 给有色冶金加点“智慧...
  • 《线位移传感器动态参数校准规...
  • 中国机床突围战:价格、技术、...
  • 蓝普锋RPC3000系列大型PLC对外...
  • 虹润多款温控器/调节仪火热销售
  • 用于轧钢加热炉水位控制的Ring...
  • 计为食品级音叉液位开关批量用...
  • 计为浮球液位计用于船舶柴油液...
  • Uson-21超声波液位计在氧化铌生...
  • 计为自动化全线产品通过CE认证
  • 计为音叉液位开关用于生物发酵...
  • 计为高压防护音叉液位开关用于...
  • 计为高温型音叉液位开关在尿素...
  • 真情回馈,快来领取您的西克会...
  • 走过第9个“中国电力主题日”,...
  • Ment or 与三星Foun...
  • 助力建筑产业数字化跨越 打造更...
  • 绿色智能,施耐德电气无六氟化...
  • 助力建筑产业数字化跨越 打造更...
  • 一场全球研讨会,点亮了“三座...
  • Go Beyond领先一步 ─ SICK集团...
  • 研华发布SMARC2.1模块 NXP i.M...
  • AVEVA全球数字会议,引领行业响...
  • 罗克韦尔自动化和PTC通过PTC支...
  • 倍福助力5G时代的物流设备迭代...
  • 边缘计算商用加快布局成运营商5G时代转型新武器?发布日期:2020-7-29

    5G商用的持续推进加速边缘计算进入落地发展期。IDC 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 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根据信通院预测,未来边缘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下,运营商纷纷加快移动边缘计算的商业开发部署。边缘计算有望成为未来运营商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催化剂,助推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

    边缘计算成5G时代必然选择

    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一个子类,作为5G的核心技术,可以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对此,Supermicro物联网副总裁MichaelClegg做了形象的阐释:“一个很好的类比是一家受欢迎的披萨餐厅,因为它在主要地点烘焙的馅饼在派往远方顾客的路上变冷,因此它在更多地区开设了较小的分支机构。”

     

     

    5G MEC已经成为运营商网络和边缘能力开放的重要通道和载体。5G呼唤边缘计算,究其原因,与5G时代,大带宽(eMBB)、大规模连接(mMTC)、超低时延高可靠(uRLLC)的网络特色高度契合。

    一是满足5G低时延业务的要求。边缘计算可以让更多应用程序在边缘运行,减短了由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限制所带来的延时。在智能驾驶中,将边缘计算平台部署在接入网端,在接入网端构建云服务环境以减少时延、提升传输效率。同样在智能监控中,可以监控和预警冷链运输车辆和货物,并可以实现毫秒级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智能图像分析。

    二是减少5G大视频类等业务对一些宽带的占用。5G大视频类业务蓬勃兴起,对网络的带宽提出巨大挑战,如eMBB 对网络带宽的需求高达数百Gbps,因而加大回传网络的传输压力,如果说能够在边缘进行处理的话,就可以不需要通过传输网返回核心网,从而减少大带宽视频业务对骨干网络资源的占用。

    三是实现5G业务和数据本地化处理,以满足安全的要求。5G时代,万物互联,2019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达107 亿个,同增17.58%,预计2020 年有望同比增长19%达127 亿个,如果不使用边缘计算,则存在物联网数据被截获的安全风险。

    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5年,75%的数据将在边缘侧产生和处理。中国信通院预测,未来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超万亿,成为与云计算平分秋色的新兴市场。

    运营商发力边缘计算部署

    边缘计算方兴未艾,运营商也在积极对边缘计算进行探索部署,盘活网络边缘资源。在美国,2016年AT&T就牵头成立CORD项目,希望将运营商传统网络转变为完全基于开放硬件和开放软件的云的网络服务。

    近年来,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在加快推进布局。

    中国电信在探索MEC及工业边缘云的同时,从整体的 IDC/CDN资源布局与业务规划、运营商网关/设备、基于MEC的业务平台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切入边缘计算。

    38dbb6fd5266d016da9b4b5cbdc4d40034fa353e

     

     

    中国电信在《2018 中国电信5G 技术白皮书》就提出优先考虑5G SA+MEC。如今,中国电信已经打造出了MEC自主研发平台,已经在现网开展了预商用部署,未来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高清视频、车联网等行业。

    今年6 月5 日,中国电信携手中兴通讯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城市级应用边缘计算节点,首次在车联网场景成功实践了云网融合,依托5G、MEC 边缘云、AI 等技术,将路端侧计算资源整体迁移到边缘云来优化路侧端设备成本。

    7 月 11 日下午,中国电信宣布联合国家电网、华为在青岛正式建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 5G 智能电网。5G 智能电网项目结合 5G MEC 无处不在的联接能力和超性能异构计算能力,实现了基于 5G SA 切片的智能分布式配电、变电站作业监护及电网态势感知、5G 基站削峰填谷供电等新应用。

    此前,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还强调,要强化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网络AI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据悉,下一步中国电信将研究边缘计算节点的业务模型、节点多形态建设模式,充分挖掘中国电信综合接入局点资源。同时也将联合合作伙伴,围绕商超综合体、工业互联网、VR/AR、高清视频、车联网、安防等行业,打造共创共赢的MEC边缘生态。

    b3b7d0a20cf431ade97656dc7bd9aca82cdd98a0

     

     

    中国联通也持续深耕边缘计算。

    2018 年6月13日,中国联通揭牌成立了中国联通边缘云创新实验室,目前已有超过150家生态合作伙伴,自主研发的Cube-Edge 的平台也在15 省市规模试点,落地了包括智能安防、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应用。

    2020年3月31日,中国联通联合英特尔等产业合作伙伴正式推出EdgePOD 边缘云解决方案,提供“边缘网络+算力+开放平台”融合能力。

    目前中国联通发布MEC(移动边缘计算)规模商用网络,在MEC智慧港口、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新媒体、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2020年将在全国重点城市完成上千个边缘节点的建设。

    1ad5ad6eddc451daf4980ac286125261d11632a6

     

     

    中国移动发力打造5G+MEC 生态“护城河”。中国移动2018年就成立了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搭建一个边缘计算领域联合创新、开源开放的应用试验和产品孵化的平台,重点布局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直播游戏、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目前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成员也扩至100家。

    2019年2月,中国移动还发布了边缘计算“Pioneer300”先锋行动,同时发布《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规划了中国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系统。

    2019年9月,中国移动还在三大运营商中首次集采边缘计算服务器,逐渐开启边缘计算蓝海市场。

    2020年3月18日,中国移动发布了“基于5G 边缘计算的智慧港口安全应用”成果。

    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刘景磊也表示,边缘计算是中国移动5G+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移动实施的5G边缘计算应用试点项目也超过了70个。

    推动边缘计算规模发展直面挑战

    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将核心网、云和边缘的融合定位为企业数字化运营和服务的关键技术以期在连接之外增加未来收入,以期实现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过,虽然正在扩大相关的试点和小规模部署。

    实际上,除了运营商,AWS、微软、谷歌以及阿里、腾讯等中外超大规模云提供商也在加大边缘计算的资源投入。

    在唐雄燕博士看来,MEC是CT和IT的融合,运营商在网络和基础设施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运营商可以实现CT和IT在边缘的深度融合,向用户提供融合服务。此外MEC需要部署到边缘,运营商还有服务的优势。

    中国电信研究院IP与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雷波表示,目前随着业务和市场的成熟,边缘计算的商用化部署已经成为产业界各方关注的焦点,预测将在近期(2021-2023年)开始大规模进行。

    边缘计算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现在处于发展前期,运营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尚待厘清。虽然运营商越来越多的试点和项目聚焦于开发边缘计算的潜力,但实际商业模式和实际的应用场景在很多情况下仍需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要部署边缘基础设施,就需要大量投资,这对运营商投资的合理性是一个挑战。

    另一方面,技术的碎片化也带来挑战。边缘侧技术体系在每个领域都有不少的技术选择,如工业互联网中,目前业界就有超过6种以上的工业实时以太技术和超过40种工业总线,还有多种ICT公司的公私有云平台,技术碎片化给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价值挖掘带来巨大的成本等挑战,也有可能加剧边缘生态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竞争。

    对于运营商来说,随着云边协同构建可运用的新技术能力,产业协同的进一步下沉,一定会有更多的场景被挖掘从而释放边缘计算的长期潜力。

    来源:
    我要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要收听:
    自动化仪表 @ 新浪 @ 腾讯
     自动化仪表网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 收藏本站
    客服热线:022-23016582 Email:zdhyb@vip.sina.com 津ICP备12003767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1659号

    Copyright 2020 zdhy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自动化仪表网 翻版必究